约拿单是以色列犹太作家阿摩司·奥兹的长篇小说《沙海无澜》的主人公。他自小就幻想着到一个遥远而又完全不同的地方去,这是一个神秘的现代都市,在这里一切都可能发生:爱情、危险、神秘的邂逅和突如其来的征服。在这里,他将开始新的生活方式:去学习、去工作、结识迷人的女子、坐在闪光的控制台后面。这个执拗的愿望其实就是对现代文明的向往。仿佛大人们向孩子许下了什么诺言,这个诺言肯定会实现,但是,一年一年,却没有实现,因此,那种受伤害的表情总是不能从他的脸上抹去。这使约拿单成为一个纯情、任性、敏感多思、心事重重的男孩,即便在结婚成人之后,仍然是一个睡眼朦胧、带几分抑郁的少年。
约拿单之所以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向往,与他的“此在”有很大的关系。他所生活的基布兹,是一种原始共产主义的理想社会方式。人们的心地健康纯净,一切都是公共的,但这同时也使人丧失了个体的隐私权,年轻一代因此感到压抑,对先驱者的信仰产生怀疑与挑战。历史境遇使犹太人的存在和思索从来就不单纯是“个人的意义”,而是“犹太人的意义”。个人完全被纳入了一种文化共同体,一种民族的集体意识。但是,民族的意志不能取代个人的自由选择,民族的意义也不能取代个人的向往和欲求,支撑着父辈的是复国主义理想,而年轻一代则更重视个体生存的质量。集体的压抑以及长期生活在一种战争的隐患之中,许多以色列人特别是青年人的内心深处产生生存的厌倦情绪和危机意识。约拿单就深深地染上了这种精神特征,再加上他的妻子丽蒙娜是一个纯洁而冷感的女人,一方面在对男人的温柔和顺从中有一种小母亲的天性,另一方面又永远像个不谙风情、毫无趣味的少女或者沉默的羔羊。他的母亲哈瓦则盛气凌人。他的父亲约里克是基布兹书记,专横跋扈而又热衷于政治,总是情不自禁地沉醉于往昔的辉煌岁月。这样的家庭使他感到了无生趣。
约拿单无法消泯个体的存在而完全溶入集体当中去,共性的生活导致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钝化了人的感觉,使人产生厌腻和不满足感,像缺盐的胃口。所以他渴望叛逆,需要一种外在的刺激来激活自己的神经,获得某种魔力。受这种欲望驱使,他无法安分下来,一刻都不能属于这里的生活。他要去找寻生命的意义,发现和实现自我。
在流浪和跋涉中获得了审视生活和思考自己的空间,这反倒使约拿单对自己的出走感到茫然。我们的生活中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形,执著地上路,可是,走着走着,才突然发现自己根本不知道要到哪里去。原来,我们只是把来自远方的呼唤当作心中的目标,可是真正行动起来,才发现并没有这样一个明确的目标,从来就没有,有的只是出走的冲动。佩特拉,这座玫瑰色的废城只有死亡,约拿单向往的其实是一个死亡之地,一座地狱,这是一次死亡之旅。他最终顿悟,活着的意义永远大于死亡,和死亡相比,活着本身就是一种意义。于是,约拿单安然回还,过敏症也好了,心更坚定了,一切都好转了,他接受了基布兹的生活,回到了原来的一切。
《沙海无澜》一部诗化的小说,抒情的文本。它除了采用全知的第三人称视角,还用人物日记和内心独白的方式穿插了第一人称视角,这种变换叙述视角和口吻的方式使作者和读者都便于自由无间地出入人物的心灵,使话语的行进带着一种单纯的恍惚和流淌之感,随时可以游离,由外在而转入内在。它的文本多情、纯真而丰富,能准确切入和抓取人的心理内容,读之如在纯净舒缓的内心河流里徜徉。